屈子渔的书屋

大号@一台很穷的抢票机器
安利+自我监督有效阅读

【无声告白】如果爱像溺水,就该挣扎上岸

译名:无声告白

书名: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

作者:[美] 伍绮诗(华裔作家)

摘录:

我们终此一生,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
莉迪亚死了,可他们还不知道。

与你交谈的人,更关心他们自己、他们的期望和问题,而不是你和你的问题。

你永远得不到想要的,你只是学会了如何得过且过而已。

你不想微笑?怎么办?逼自己笑。假装很开心,最后你真会的开心起来。

对于每一个作用力,都有一个大小相等,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。一个向上,另一个向下。一个得到,另一个失去。一个逃离,另一个受困,永远受困。

上幼儿园的时候,他就学会了如何让挫伤的地方不再疼痛:用拇指不断按压。第一次按下去,你能疼出眼泪。第二次,疼痛略有减轻。第十次,就几乎感觉不到疼了。

家庭,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,其恐怖在于,门上无锁,你却不敢推门而出,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,直到最后溺亡其中,或是被时间所离散。

父母越是关注你,对你的期望就越高,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,最终把你压垮。  


废话:

注:原发豆瓣

佩服作者插叙讲故事的笔力和细节的描摹,以及喻体的选取。读整个故事就仿佛一次逃亡中的溺水,唯一幸运的是读者看得到活着的人由于死去的人而逐渐清醒,他们缓缓上岸了。


不夸张地讲,豆阅中篇征文大赛的作品,重要角色死亡、并被作者“冷酷”地安置在开头叙述我已经看到过五六篇(其实我一共也没看过几篇),本是新颖巧妙的开头被反复习得并应用得屡见不鲜,其中自杀更是占据了很大比例。太多的小说为了塑造悲剧而把主角写得绝望至死,当死亡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必要因素时,文学人物之死本身已经不太会引起读者的波澜了。而且如果运用不好还会给人牵强的装逼感。因此在看前半本书时,我其实完全被误导了。我理所当然地觉得莉迪亚是自杀,是绝望到被窒息的家庭牢笼逼死的可怜姑娘。除了同情,我并不认可更不喜欢她。


而巧妙的设计有两点,一是莉迪亚其实死于意外,二是人们并不知道也没办法知道莉迪亚死于意外。我们会遗憾她的骄傲、她的自大,气愤她不自量力地进入湖中,她本可以慢慢去学会游泳而不固执幼稚地拘泥在这个晚上的。进而褪去这些情绪,发现这个悲剧又是必然的。因为莉迪亚等不及了。


作者没有将莉迪亚的死写成一场绝望的自杀,而是一次本可以获取的新生。当遗憾意难平取代了同情,升华便完成了。没有日记留下,没有倾诉说出,莉迪亚死亡的真相成为了除她自己和读者外无人能够还原的谜。这是一场一错到底的误会,但即使那无声的告白终究被不明所以地定性为自杀,也依然换来了其余人在困境中的和解。因此而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,莉迪亚的死更像某种牺牲。代价之大,无可估量。


如果说小说有什么缺点的话,大概是人物的塑造和社会问题的选取太过典型化,人物的欲望大于性格,读起来更像一个个符号而不是存在于平行世界之中。好在叙事风格平衡了这一点,细节控一本满足,很有镜头感,描摹极为细致却很好读,通篇不觉得有什么废话。种族歧视、文化割裂、婚姻伦理、男女平等、性别取向、家庭教育…这些看似浮于表面的社会话题在故事里得到巧妙融合,最终全部指向适配于每个人的主题——找到并成为自己。


曾经有位很喜欢的作者谈论“精神弑父”。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恐怖,但其实就是一种对上一辈固有思想和期待的摆脱吧。我个人并不认可以完全牺牲亲情作为代价来找寻自己(当然有些非常糟糕的原生家庭另当别论),亲情本就是一场很可能伤到彼此的羁绊,完全没有束缚的家庭几乎不存在,更多的人对亲人是一边爱、一边恨,一边厌烦、一边在乎,一边恐惧背负太多、一边害怕就此失去。单纯的逃离无法解决实际问题,他们也同样是需要得到救赎的人。而且,如果他们是通情达理的人,有声的告白往往比无声的有效许多。 


毕竟莉迪亚的事倘若发生在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父母大概只会哭诉着“我的孩子开朗活泼乐观幸福怎么会这样”,并不能真正反思自己的问题。李家人最终得以醒悟,在我看来已经是理想主义的结局,这得益于每个人对事件不同的理解视角、无声的支撑与安慰、较高的知识教育水平以及相似的情感体验。他们其实是明白自己的症结所在的,只是困于其中,而大部分困于其中的长辈连摆脱的欲望都放弃了,甚至根本没有察觉。


我们常对自己和别人说:“做自己就可以了!”摆脱他人的期待,摆脱爱的桎梏,成为真正的自己。但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又有几个人清楚呢?玛丽琳选择离家出走,内斯逃去外地读书,莉迪亚想要学开车、破处。这些举动其实都是带这些幼稚的尝试,他们对抗自己不想要的东西,并非一定是他们真正“想要的”。


而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,更多的是明确自己不想要什么,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。就这一点来说,我们比文中的主人公内心强大、看似自由,实则还是困于牢笼之中,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,就会稍一个不小心,再次陷于自己不想要的东西。因此我并不认同热评“这都不是事儿”的观点,我们也许可以不像主人公们那样纠结痛苦,但成为真正的自己依然是困难且必要的必修课。


全文最令我窒息的地方一处是莉迪亚的“是的、是的、是的”,另一处是在玛丽琳在雨中的内心独白,她一遍一遍近乎神经质地告诉自己,你不可以这样下去,不可以活成母亲的样子。


两者都是我曾经自己做过的事,好像看到了高中时候的自己,渴望赶紧逃走越远越好。所以我高中选择了住校,住了一年多却最终转回了走读。所以不恋家甚至厌家的我渴望高考好好考去大城市,但可以去最南方的时候却犹豫了。最终恋家的人一步步长大走远,而最渴望离开的人却留在了本地。每个优柔寡断后的选择现在看来都像是自嘲。


这种爱的牢笼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强势和控制,没有人在逼我,我甚至谈不上妥协,只要他们掉几滴眼泪,说两句“不”,我就会触电似的条件反射地更改决定。我狠不下心。我以为我在懂事,我在满足他们想要的陪伴,我在爱我的家人并回应他们的爱。但我也看到自己在安乐窝里横尸、在舒适圈中埋没,赞同并满足于现有的平庸与无趣,望着能数算到头、越走越窄的未来。那是经年形成的无形桎梏,像一个沼泽,一旦入足,越是挣扎,陷得越深。你以为你在向相反的方向行驶,却无意间重蹈覆辙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Ps (划重点是CP!!!)杰克小心沉默的爱就像寒夜里的一束光啊,内斯不知道它的存在,但其实是被笼罩在温暖里的吧。


某一天,当他看到那个永远留在杰克鼻梁上的小凸起,想要轻轻地用手指抚摸它的时候,他会想到莉迪亚。


这段写得非常隐晦,但让丧到地心的我快乐了一个早上,就当he小甜饼吃了吧唧吧唧吧唧!在这个光明的尾巴里,杰克和内斯都完成了自己的过河。


(杰克你要不是渣了好多小姑娘你就是我心中小天使了!听见没,跟内斯在一起之后记得去给渣过的姑娘们道个歉,顺便发个糖让她们磕磕cp啥的!)


pps作者的文笔和主题是我一直想要学习的那种(而且这篇居然是处女作我酸了(酸什么你配吗你。它对我来说可能不只是一本小说,改天顺一顺作者插叙是怎么插的,插叙太强大了。顺便作者第二本书也安排上。


ppps这个年龄再把这书推给长辈们已属无用,但看完这本书,我又想在自己看似尘埃落定的生活里挣扎一下了,感谢作者,我要加油。


刚读完【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】,想起来假期看的这本小说,话题都是探索原生家庭和亲情相关,但是差别也不小。《无声告白》当初给我带来不小的冲击,甚至可以说是我看过的窒息心梗文学排行榜前几了,再翻出来安利一下,虽然这本书火是好几年前的事啦。

感谢当时 @玉生烟 安利此书。


评论(7)

热度(21)